07-02 21:22览 3849
专著《追寻自我认同:亨利·劳伦斯的跨大西洋遭遇,1744—178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美国史研究室魏涛撰写,于2022年5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详细考察了南卡罗来纳政治家、种植园主和商人亨利·劳伦斯的跨大西洋经历,探讨了他在大西洋世界中的移动如何导致自我认同从英国臣民转变为美国公民,并分析了英帝国中心与南卡罗来纳关系的演变。
亨利·劳伦斯是劳伦斯家族在英属北美的第三代,祖上来自法国拉罗谢尔的胡格诺新教徒,因宗教迫害迁移至英国、纽约,最终定居南卡罗来纳的查尔斯顿。查尔斯顿作为殖民时期大西洋贸易枢纽,涉及烟草、大米、靛蓝、棉花和奴隶贸易。
1744至1784年间,劳伦斯进行了四次跨大西洋旅行:1744至1747年在伦敦学习商业;1748至1749年建立英国商业网络;1771至1774年监督儿子教育并介入南卡罗来纳政治;1779至1784年担任美国外交官,推动英国承认美国主权。同时,他参与南卡罗来纳商业抗议和政治独立运动,反对英帝国政策。
劳伦斯留下大量原始手稿,收藏于南卡罗来纳历史协会等机构,但手稿潦草难辨。南卡罗来纳大学出版社编辑的16卷《亨利·劳伦斯文集》为研究提供了关键史料支持。
作者魏涛在研究中使用劳伦斯原始史料,尝试新方法和理论反思。他基于博士研究背景,导师赖德·兰斯曼专攻区域视野下的美国早期史,受其影响避开新英格兰和中部殖民地热点,选择南卡罗来纳作为研究焦点。
先行研究包括区域视野的美国早期史发展,如兰斯曼的《帝国的十字路口:英属北美的中部殖民地》及其他学者对新英格兰、切萨皮克等地的研究。大西洋史和英帝国史转型为作者提供了理论框架。
相关评论(3829)